沃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通城分公司)主营产品有 污水处理厂建设,本公司库存量充足,品种齐全,并且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加工定做。公司历经几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行业领先、工艺技术装备水平高、品种规格齐全的射线防护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并与各大厂商组建联合销售。我公司以“雄厚的技术力量、高品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及周到快捷的服务作为不懈进取的准则;不断的向新老客户提供更好、更新、更的技术支持。诚信为根,质量为本、价格合理是我们的宗旨。沃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通城分公司)欢迎新老客户来公司参观指导或来电、来函洽淡业务。服务三保:保证质量、保证时间、保证数量服务宗旨:雄厚的实力、优质的产品、低廉的价格、的服务。郑重承诺:保证以优质的质量、良心的价格、完善的服务来答谢新老顾客的信赖!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的处理。其主要处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法,水质参数按一般生活水水质,进水BOD 200mg/L,出水BOD 20mg/L指标设计,总共有六部分组成:(1)初沉池;(2)接触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装置;(5)污泥池;(6)风机房、风机;
现分别论述如下:
(1)初沉池:设备初沉池为竖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6-0.7毫米/秒,沉淀下来的污泥用空气提至污泥池。(注:0.5-5m3/h不设初沉池)
(2)接触氧化池:初沉后水自流至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接触池分为三级,总停留时间为 1小时以上。加强型设备接触氧化时间可达6小时,填料为新颖梯形填料。易结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积为160m2/m3,接触池气水比在12:1左右。(注:0.5-5T/h:接触池为二级)
(3)二沉池:生化后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为二只竖流式沉淀池,它们并联运行。上升流速为0.3-0.4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气至污泥池。(注:0.5-5mT/h,污泥自流到污泥池中)
(4)消毒池及消毒装置:消毒池按规范:“TJI4—74”标准为30分钟,若是医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时间至1-1.5小时,采用固体氯片接触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装置能根据出水量的大小不断改变加药量,达到多出水多加药,少出水少加药的目的。其它消毒装置可另行配制。(注:如用于工业污水消毒池与消毒装置可以不要)
(5)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气提至 WSZ-A的污泥池内进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清液回流至接触氧化池内进行再处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采用吸粪车从污泥池的检查孔伸入污泥底部,进行抽吸外运即可。(注:0.5-5T/h,污泥采用厌氧消化)
(6)风机房、风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风机房设在消毒池的上方,进口采用双层隔音,进风口有消声器、风机过滤器,因此运行时无噪音。风机采用二台L型罗茨鼓风机,能自动交替运行。单台风机运行寿命30000小时左右。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16-87)及 下发的相关规范及文件:
污水站内所有建筑按二级耐火等级设计,其墙、柱、梁、楼板、楼梯、吊顶等均采用非燃烧体耐火材料。
污水站不需设室外消防栓,只需在设备间内设足够数量的干粉灭火器即可。
2绿化、给排水、照明、避雷设施等
根据医院的绿化规划情况,可对污水站内的空地进行统一绿化。污水处理站内以低矮常绿灌木为主,与医院绿化保持一致。
站内给排水按《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结合医院规划进行设计施工。主要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安装避雷设施。
站内照明设施根据工程需求在各处理设施设照明灯具。
地埋污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说明:
生化处理生物膜法:缺氧----好氧(A/0)处理工艺。A/O即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成熟的生物处理工艺,具有容积负荷高、生物降解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可替代原有城市污水处理采用的普通活性污泥法,特别适用于中、高浓度工业废水的处理,且投资省、占地少、处理效率高。该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和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工艺成熟、可靠。设备中沉淀污泥,一部分污泥中由于溶解氧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氧化分解,一部分气提至沉砂沉淀池内,系统污泥只需定期在沉砂沉淀池中抽吸。系统中风机、潜污泵等主要控制设备的工作程序输进PLC机,达到自动工作,以减少操作工作量,并可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损坏。
建立息化的综合污水处理管理平台
运营服务和监管,成为突出问题。运营管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由于下属企业数量多,分布广,污水处理企业对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务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目标和任务:通过采用先进的息化技术,为水务集团建立一个生产运行管理的综合化息平台,使营运管理向专业化、实时化和智能化发展,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息脱节,构筑起以息资源数字化、息传输网络化、息技术应用普及化为标志的“数字水务运营管理”基本框架,实现生产控制精细化和节约化、工艺调度实时化和 化、日常管理系统化和制度化、服务规范化和人性化,为其向集约化创新营运管理模式迈进提供息化基础保证。